以下http://tw.myblog.yahoo.com/jw!xtT3J4qTERa7Kt7D_kxHX2yjJQ--/article?mid=1093
舞盡悲傷幽默 碧娜鮑許猝逝
當代最偉大的編舞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 ) 六月卅日 猝逝,享年六十八歲。她領導的德國烏帕塔舞蹈劇場表示,大師五天前才被檢查出罹患癌症,但是大家都沒想到她會走得這麼快。鮑許生前菸不離手,不過關於她死亡的確切時間、地點與病因,罹患的是哪一種癌症,目前外界都不清楚。
德國副總理史坦梅耶頌揚鮑許「獨一無二,打破舞蹈的傳統結構,將古典芭蕾現代化,創造出特殊的個人風格。」鮑許經常在法國首都巴黎演出,法國文化部長密特朗也說:「全球舞蹈界今天同感哀悼,因為他們最耀眼的代表人物隕落了。」
一九四○年七月廿七日,鮑許生於德國西部小城索林根,十四歲進入埃森的福克望學校學習舞蹈,追隨德國表現主義舞蹈開創者庫特.尤斯(Kurt Jooss)。一九六○年畢業之後,鮑許前往美國紐約市的茱莉亞學院舞蹈系深造,兩年後回到德國,以獨舞者身分加入尤斯創辦的福克望芭蕾舞團。
鮑許繼承尤斯的「舞蹈劇場」(Tanztheater)並發揚光大,一九六八年推出第一部舞作《片段》,一九七五年的《春之祭》讓她聲譽鵲起,數十年來創作力源源不竭,《七宗罪》、《穆勒咖啡館》、《班德琴》、《康乃馨》、《維克多》、《熱情馬祖卡》等都是傳世傑作。
鮑許的作品風格前衛,往往能夠激發兩極化的反應與批評。她讓舞蹈結合了舞台劇、對話、影片,欠缺明確的敘事情節,不斷重複的動作也挑戰觀眾的耐心。光怪陸離的舞台設計尤其是一大特色,《春之祭》的場景滿是泥炭,《與我共舞》豎起一座巨大的溜滑梯,《康乃馨》呈現一片花海,《詠歎調》水淹舞台。
打破傳統結構 獨特風格前衛
不難想見,鮑許與電影圈的淵源特別深厚,曾在義大利大師費里尼的《揚帆》與西班牙名導阿莫多瓦的《悄悄告訴她》中演出,最近又與德國導演溫德斯合作籌畫一部三D立體舞蹈電影,片名就叫《碧娜》,只可惜天不假年。
在感情生活上,鮑許終身未婚,但長期和舞台與服裝設計師波濟克(Rolf Borzik)同居。波濟克於一九八○年過世後,鮑許愛上智利詩人凱伊(Ronald Kay),兩人育有一子。
林懷民:人生是什麼 她就是什麼
德國舞蹈大師碧娜.鮑許走進生命終點站,她的友人、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嘆道:「好朋友走了,偉大的藝術家走了,我很不好。但,總是沒完沒了在工作的她,終於可以休息了。」
自七○年代末開始,鮑許開始透過舞作不斷提問,探討人性衝突,舞者大聲嘶吼和奔跑的前衛表演,加上爭議性的議題,引起不少質疑與批評,常有觀眾無法接受而中途離場。不過當時烏帕塔舞蹈劇場不計票房,全力支持她。到了八○年代中期,鮑許開始旅行各國吸收靈感,在巴西、智利、日本和印度等地創作。
林懷民回憶:「應是一九八四那年,鮑許在英國倫敦的演出,演出到一半,就有超過半數的觀眾離席。但因為她的堅持與不妥協,她仍是冷冷地穩在那!」
鮑許關注的議題廣泛,從環保到女性主義,作品至情至性,溫暖、殘忍、幽默、悲傷、妖魅、甜美。《春之祭》是她早期代表作,以異教祭典為場景,少女在簇擁下成為奉獻的祭品,不停旋轉跳舞到生命消逝。近年代表作《熱情馬祖卡》,則以幽默的方式,展現葡萄牙殖民地西非維德角人民的熱情與苦悶。
鮑許去年仍在碧娜.鮑許舞蹈節親自演出一九七八年的經典作品《穆勒咖啡館》。今年的 六月廿一日 ,她也跟著舞團在德國烏帕塔演出。
「碧娜.鮑許的作品就是人性,人生是什麼她就是什麼。」林懷民說:「你可以不喜歡她,但沒有人可以忘記她。對全世界舞蹈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人,一隻手數得出來,她絕對是其中之一!」
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說,鮑許的舞蹈,肢體中融進戲劇語彙,舞台場景變化豐富,「一九九七年來台的《康乃馨》,那滿布康乃馨的舞台就是個代表。」《康乃馨》舞台滿布盛開康乃馨,舞者開心說唱,加上歌劇式的配樂,彷彿訴說天堂的美好與童年的溫暖。但作品最後舞者無情地踐踏花朵奔跑,又像在控訴現實的殘忍。《康乃馨》一九九七年在國家戲劇院的演出,讓觀眾大開眼界。
優雅、嚴謹、害羞 精神卻是燃燒的
纖瘦修長、白皙臉孔、菸不離手、完美主義、害羞又熱情,憶及碧娜.鮑許,幾乎每個與她接觸過的人都懷著上述的印象。
林懷民記得,一九九八年鮑許邀請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參加碧娜.鮑許舞蹈節,兩人自此產生更多交集。「我們都是抽菸的人,常常在吸菸的角落遇到她。她的身體很單薄,但精神是燃燒的。」讓林懷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鮑許的敏感與熱情。「當年,她看完《流浪者之歌》整整哭了半小時。每當雲門去德國演出,她一定來獻花,也一定請團員吃飯。」
旅德舞蹈家賴翠霜曾在鮑許的母校福克望舞蹈學院求學。她在一九九九年參與演出鮑許的《春之祭》,鮑許回校指導。賴翠霜說:「她人非常好,說話優雅,但也非常嚴謹,一絲不苟。刁舞者一個動作可以刁上百來次,不斷重來修正。」
雖然鮑許國際知名,但私下待人卻溫暖直接。賴翠霜感動地說,離開舞團後,曾在法國巴黎街頭巧遇鮑許。「她一看到我,就喊我的名字,滿臉笑容,問候我最近的狀況。」平珩則回憶九七年鮑許來台的情形。「她害羞卻又溫暖,帶她去泡溫泉,她猶豫再三後,跟著進去。送給工作人員的書,都寫滿了她關懷感謝的貼心話語。」
碧娜·鮑許(Pina Bausch,全名Philippine "Pina" Bausch,1940年7月27日-2009年6月30日),出生於德國索林根(Solingen),是一位知名的現代舞編舞者(choreographer)。她在舞蹈風格中著名的德國舞蹈劇場(Tanztheater)發展上有非常重要的貢獻及影響。她是位於德國烏帕塔的「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的藝術總監(artistic director)及編舞者。這個舞團有許多原創的固定舞碼,並且時常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Tanztheater)在今日已和美國後現代舞蹈(Postmodern dance)及日本舞踏(Butoh)並列為當代三大新舞蹈流派。[1]
生平
鮑許從小就開始跳舞。1955年,她開始在埃森的福克望學校(Folkwang Hochschule im Ruhrgebiet)求學,這個學校是由德國很有影響力的編舞者庫特·尤斯(Kurt Jooss)擔任校長,他也是德國表現主義舞蹈(Expressionist dance)的創造者之一。1960年,在畢業之後,她獲得獎學金而前往紐約市的茱莉亞音樂學院繼續就讀,在這裡的老師包括了安東尼·圖德(Anthony Tudor)、荷西·李蒙(José Limón)與保羅·泰勒(Paul Taylor)等等名舞蹈家。在紐約她曾成為保羅·山納薩與冬雅·弗亦爾舞團(Paul Sanasardo and Donya Feuer Dance Company)與新美國芭蕾舞團(New American Ballet)的舞者,並且成為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芭蕾舞團的成員之一。
1962年,鮑許加入庫特·尤斯(Kurt Jooss)新成立的福克望芭蕾舞團(Folkwang Ballett)成為獨舞者,並在庫特·尤斯(Kurt Jooss)作品的許多地方提供協助。她在1968年編成第一部舞作《片段》,並在1969年接替庫特·尤斯(Kurt Jooss)接下舞團藝術總監一職。1972年,鮑許成為烏帕塔芭蕾舞團(Wuppertal Opera Ballet)的藝術總監,後來鮑許將該舞團改名為「烏帕塔舞蹈劇場」(Tanztheater Wuppertal Pina Bausch)。
2009年6月,鮑許被驗出患癌,5日後離世,辭世前仍工作不輟,數天前才與舞者一起登台謝幕。
作品風格
她的作品以悲傷融合幽默而知名。她的作品中可以發現男人女人間相互作用的主題,這樣的主題並且藉由派卓·阿莫多瓦導演的《悄悄告訴她》(Hable con ella),啟發到更廣大的觀眾群中。她的作品是由許多的對話與動作等等各小段所組成,通常本質是十分超現實主義的。「重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結構成分。她的大型多媒體製作通常網羅了精巧的舞台與仔細選擇的音樂。例如在舞作《熱情馬祖卡》(Masurca Fogo)中,一半的舞台由巨大的岩丘佔據,而音樂則幾乎譜進所有類型的音樂,從葡萄牙的音樂到凱蒂蓮(k. d. lang,本名Kathryn Dawn Lang)的歌曲等等。
家庭
她與荷蘭出生的羅夫·玻濟克(Rolf Borzik)曾經生活和工作在一起。他是舞團的舞台與服裝設計,於1980年過世。羅夫·玻濟克(Rolf Borzik)對舞蹈劇場(Tanztheater)的視覺風格有重要的影響力,他從早期就非常決定性地支持鮑許直到他死前舞團獲得國際上的讚賞為止。他們有一個小孩,叫做羅夫·沙洛蒙(Rolf Salomon)。
舞蹈作品
《片段》Fragmente (1967)
《在時光的風中》Im Wind der Zeit (1968)
《在零之後》Nachnull (1970)
《舞者的活動》Aktionen für Tänzer (1971)
《唐豪賽─酒神節》Tannhäuser (1972)
《搖籃曲》Wiegenlied (1972)
《費里茲》Fritz (1974)
《伊菲珍妮亞在陶里斯》 Iphigenie auf Tauris (1974)
《兩條領帶》Zwei Krawatten (1974)
《我帶你到轉角處》Ich bring dich um die Ecke und Adagio (1974)
《慢板─五首馬勒的曲子》Adagio - Fünf Lieder von Gustav Mahler (1974)
《奧菲斯與尤麗蒂斯》Orpheus und Eurydike (1975),
《春之祭(西風/第二個春天/春之祭)》Frühlingsopfer (1975)
《七宗罪》Die sieben Todsünden (1976)
《藍鬍子──聽貝拉·巴爾托克「藍鬍子公爵的城堡」的錄音》Blaubart - Beim Anhören einer Tonbandaufnahme von Béla Bartóks Oper „Herzogs Blaubarts Burg「 (1977)
《與我共舞》Komm tanz mit mir (1977)
《蕾娜移民去了》Renate wandert aus (1977)
《他牽著她的手,帶領她入城堡,其他人跟隨在後》Er nimmt sie an der Hand und führt sie in sein Schloss, die anderen folgen (1978)
《穆勒咖啡館》Café Müller (1978)
《交際場》Kontakthof (1978)
《詠嘆調》Arien (1979)
《貞潔傳說》Keuschheitslegende (1979)
《一九八○,碧娜·鮑許的一個舞作》1980 - Ein Stück von Pina Bausch (1980)
《班德琴》Bandoneon (1980)
《華爾茲舞》Walzer (1982)
《康乃馨》Nelken (1982)
《在山上聽見呼喊》Auf dem Gebirge hat man ein Geschrei gehört (1984)
《黑暗中的兩支香煙》Two Cigarettes in the Dark (1985)
《維克多》Viktor (1986)
《預料》Ahnen (1987)
《帕勒莫、帕勒莫》Palermo Palermo (1989)
《舞蹈之夜II(馬德里)》Tanzabend II (1991)
《船之作》Das Stück mit dem Schiff (1993)
《悲劇》Ein Trauerspiel (1994)
《丹頌》Danzón (1995)
《只有你》Nur Du (1996)
《拭窗者》Der Fensterputzer (1997)
《熱情馬祖卡》Masurca Fogo (1998)
《噢,迪朵》O Dido (1999)
《草原國度》Wiesenland (2000)
《交際場─六十五歲以上男女的版本》Kontakthof - Mit Damen und Herren ab 65 (2000)
《水》Água (2001)
《給昨日、今日和明日的孩子們》Für die Kinder von gestern, heute und morgen (2002)
《呼吸》Nefés (2003)
《天地》Ten Chi (2004)
《粗剪》Rough Cut (2005)
《月圓》Vollmond (2006)
《碧娜·鮑許的一個舞作,未命名》Ein Stück von Pina Bausch (2007)
留言列表